欢迎登录大教育网!

登录 | 注册

外国诗两首

外国诗两首

外国诗两首

外国诗两首

价格:10.00(使用课件券)

总课时 满意度 适合年级
0.25课时 100%满意度 七年级
分享到:

《外国诗两首》◾ 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部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忧郁(yù)     延绵(mián)    萋萋(qī)

B.诱(yòu)    瞬(shǔn)    伫(zhù)

C.涉(shè)    幽(yōu)     污染(rǎn)

D.嘱(zhǔ)    尴(gān)     叹(tà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攸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B.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监。

C.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从林深处。

D.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3.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它们所以不被人知,仅仅是因为它们处在人迹罕至、交通阻隔的地方。

B. 他刚取得一点成绩就忘乎所以,目中无人了。

C. 邰丽华虽然是残疾人,但我们不可刮目相看,因为她领舞的《千手观音》舞蹈的确不错。

D. 中华民族在任何内忧外患、艰难险阻面前,都表现出了坚韧不拔的英雄气概。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过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宁波市评为“全国文明城市”。

B.巴金老人的一生,是坚定不移地追求光明、追求真理的一生。

C.为了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央电视台举行了一台隆重的文艺节目。

D.日前,有关媒体公布了新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6年持续走低。

5. 下面一段话的顺序被打乱,调整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比起事事都凭一己之力的项羽,刘邦更懂得用人之道。

②刘邦比起项羽几乎没什么优势。

③但他也有出众的地方,就是知人善任和体恤臣下。

④相比力拔山河的项羽,刘邦既没有武勇,又缺乏主张,对平天下的哲学又知之甚少。

⑤秦末,刘邦项羽相争。

A.⑤②④③①     B.⑤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⑤     D.③⑤①④②

二、阅读理解

(一)文言文阅读理解

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夫学者,所以求益①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昂大,凌忽②长者,轻慢同列③。人疾之④如仇敌,恶之如鸱(chī)枭(xiāo)。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选自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

注释:①求益:求得长进。②凌忽:凌,欺侮;忽,轻视。③同列:同辈。④疾之;怨恨他。

   ⑤鸱枭:两种恶鸟,这是古人的看法。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①所求益耳         ②人之如仇敌       

   2、指出下列句子属何种句式。

     人疾之如人仇敌,恶之如鸱枭。(     

   3、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中“此”指代的内容。

    答:                                  

   4、短文告诫人们的一个道理是                              

(二)课内阅读

    阅读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回答后面问题。

1.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                                                                            ..

2.朗读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过去了的”指什么?为什么“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答:                                                                            ..

(2)怎样理解《未选择的路》中所说的“路”?这里用了什么手法?

答:                                                                            ..

3.用下面诗句中加点的词,仿写几句诗。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仿写:

假如                

不要      ,不要     

                须要     

相信吧,                

读《末选择的路》一诗,回答后面问题。

4、诗人笔下的路显然不是指行走的路,而是指                                         

5、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诗人选择了其中的一条路,是因为这条路                       .

                                    

6、面的理解不合诗意的一项是:(     )

A、选择什么路反映什么样的思想性格,看得出来,诗人是位好于探索、勇于探索的智者。

B、林间分出的两条路并无本质上的区别,诗人对它们都是向往的,只是“不能同时去涉足”,让他“久久仁立”,因为一旦选定了其中一条路,就失去了再走另一条路的机会。这里面透出了一丝淡淡的惆怅。

C、诗人依自己的判断选择了其中的一条路,但他并不因为不能行走另一条路而后悔自责。他领悟到这是人生的必然性,甚至是某种不可摆脱的局限性,因此只能以从容平静的心态去接受它。

D、诗人告诉我们,他要从荒芜的土地上踏出一条路来,他坚信: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三)课外阅读

风 暴

普希金

你可看过岩石上的少女

穿着白衣裙,立于波涛上,

当海水在混乱的幽暗里

和岸石游戏,澎湃和轰响,

当电闪以它紫红的光线

不断地闪出了她的形象,

而海风在冲激和飞旋,

扬起了她的轻飘的云裳?

美丽的是这海,狂暴、阴郁,

闪烁的天空没一块蔚蓝;

但相信吧:岩石上的少女

比波浪、天空、风暴更美丽。

【相关链接】 普希金生活在俄国大革命时期,他在年轻时结交了一些后来成为“十二月党人”的朋友。虽然“十二月革命”最终遭到反动政府的残酷镇压,但他们的进步思想深深地震撼了普希金。这一时期他的作品歌颂自由、进步,反对封建农奴制,抨击暴君专制。

1.诗的题目为“风暴”,诗人对“风暴”做了详尽的描摹,仔细阅读,说说诗人是怎样描摹“风暴”的。

答:                                                                            ..

2.诗人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少女的?着力刻画了她怎样的形象?

答:                                                                            ..

3.诗中所写风暴对表现少女有什么作用?

答:                                                                            ..

4.“风暴”和“少女”这两个形象有什么寓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提示:联系普希金生活的时代背景思考)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