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大教育网!

登录 | 注册

厦门鼓浪屿

2018-05-21 来源:厦门鼓浪屿

了解鼓浪屿:

       鼓浪屿(英文:Kulangsu) 原名“圆沙洲”,别名“圆洲仔”,南宋时期命“五龙屿”,明朝改称“鼓浪屿”。因岛西南方海滩上有一块两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当涨潮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人们称“鼓浪石”,鼓浪屿因此而得名。因涨潮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而得名。鼓浪屿街道短小,纵横交错,是厦门最大的一个屿。

       鼓浪屿全岛的绿地覆盖率超过40%,植物种群丰富,各种乔木、灌木、藤木、地被植物共90余科,1000余种。代表景点有: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毓园、鼓浪石、鼓浪屿钢琴博物馆郑成功纪念馆、海底世界、天然海滨浴场、海天堂构等。

       鼓浪屿风景名胜区获得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最美五大城区等荣誉。在波兰当地时间2017年7月8日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2项世界遗产项目。

 

鼓浪屿历史:

       宋元时时称圆沙洲,明代始称鼓浪屿。因为岛的西南海边,有一块大岩石,长年累月被海潮拍击,中间冲刷出一个大洞,每逢潮涨,海浪扑打岩洞,发出如擂鼓的声响,人称「鼓浪石」,鼓浪屿因此得名。据考证,鼓浪石系一亿零八百万年前中粒花岗岩经历漫长岁月受到海水冲蚀逐渐形成的。
  宋代有一李姓人氏上岛开发,捕鱼晒网,耕作生息,以后繁衍兴旺,逐步形成内厝澳(「内」系「李」字的厦门话谐音),现在是鼓浪屿的一条街。
  元代,厦门设立千户所,鼓浪屿当有兵员守御。
  明初,厦门设立中左守御千户所,鼓浪屿开始设立汛口,建有墩台,派弁兵防守。嘉靖间,参将玉麟抗击倭寇于鼓浪屿海面。万历元年,泉州同知丁一中在日光岩上题「鼓浪洞天」四个大字,这是鼓浪屿正式得名。明未,郑成功屯兵鼓浪屿,训练水师,建有龙头寨,寨门至今尚存。
  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曾屯兵于此,日光岩上尚存水操台、石寨门故址。
  清初,又设鼓浪屿澳,为厦门五大澳之一,由提标前营管辖,派澳甲管理商船、渔船、渡船。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厦门设立闽海关正口,鼓浪屿设青单小口。这时的鼓浪屿,已相当繁荣了。
  1841年8月,英军强占鼓浪屿,前后达5年之久。
  1842年,鸦片战争后,英国、美国、法国、日本、德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13个国家曾在岛上设立领事馆,同时,商人、传教士、人贩子纷纷踏上鼓浪屿,建公馆、设教堂、办洋行、建医院、办学校,炒地皮、贩劳工,成立“领事团”,设“工部局”和“会审公堂”,把鼓浪屿变为“公共租界”。一些华侨富商也相继来兴建住宅、别墅,办电话、自来水事业。1942年12月,日本独占鼓浪屿;抗日战争胜利后,鼓浪屿才结束一百多年殖民统治的历史。
  1843年11月,英国在鼓浪屿首先设立领事事务所,首任领事就是侵略厦门的英国海军舰长。接着,德国、美国、法国、日本、荷兰、西班牙、奥地利、比利时、丹麦、挪威、葡萄牙、瑞典等13个国家竞相在岛上设立领事馆,领事们策划成立了工部局,使鼓浪屿沦为公共地界(租界)。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独占了鼓浪屿,直至我国抗战胜利。1949年10月17日,鼓浪屿回归祖国。
  2003年,撤销行政区,归属于厦门市思明区。区划调整后,鼓浪屿—万石植物园风景名胜区将管辖10个著名风景区,陆地和海域面积达到245平方公里。

 

鼓浪屿特色:

       鼓浪屿代表景点有: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毓园、鼓浪石、鼓浪屿钢琴博物馆郑成功纪念馆厦门海底世界和天然海滨浴场、海天堂构等。融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于一体,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福建“十佳”风景区之首。著名诗人王心鉴的《鼓浪行》一诗,写到“世外有鹭屿,巉岩镇海门。碧波连碧空,白帆载白云。片瓦曰古寺,只榕若重林。抚琴思国士,竹影拭剑痕。”即说明了鼓浪屿的厚重历史和秀美风景。随着厦 门的发展,鼓浪屿成为观光、度假、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海岛风景文化旅游区。2007年05月08日被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被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五大城区之首”。


       日光岩:俗称“岩仔山”,别名“晃岩”,相传1641年,郑成功来到晃岩,看到这里的景色胜过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开,称之为“日光岩”。日光岩游览区由日光岩和琴园两个部分组成。日光岩耸峙于鼓浪屿中部偏南,是由两块巨石一竖一横相倚而立,成为龙头山的顶峰,海拔92.7米,为鼓浪屿最高峰。日光岩寺,俗称“一片瓦”,实际是一个天然石洞,以一巨石为顶,后依山形地势建起寺庙的,具体时间是明朝正德年间万历十四年。日光岩寺屡毁屡建,清同治年间,建圆明殿,祀弥勒,并在庙前建一八角亭,上挂“日光寺”匾。解放后,圆明殿改为念佛堂,大雄宝殿是1917年建的。


       菽庄花园:坐落在鼓浪屿港仔后,建于1913年,主人林永嘉,又名叔臧,园名即以他的名字谐音而命名。1894年甲午战争清廷失败,翌年割台湾给日本,林维源及其子叔臧不愿当亡国奴,迁到鼓浪屿居住。其后,叔臧建了这座花园。菽庄花园总面积20328平方米,其中水域3352平方米,建筑物2451平方米。


       鼓浪洞天:日光岩胜景闻名四方,古往今来,一直吸引着许多文人墨客,他们陶醉于这天风海涛中,吟诗作赋,留下不少珍贵的手迹。走过日光岩寺山门,抬头可以仰望到一个巨大的山崖。巨崖上的题刻——“鼓浪洞天”为日光岩仙境般的景色做了精彩的概括,是明朝万历元年丁一中所写的;“鹭江第一”则点出日光岩是厦门第一胜景,是清代道光元年林针所书;“天风海涛”恰到好处指出日光岩的特点,是民国四年许世英所写。


       钢琴博物馆:2000年1月落成的鼓浪屿钢琴博物馆位于菽庄花园的“听涛轩”,占地450平方米,分AB两所,上下两层,博物馆里陈列了爱国华侨胡友义收藏的40多架古钢琴,其中有稀世名贵的镏金钢琴,有世界最早的四角钢琴和最早最大的立式钢琴,有古老的手摇钢琴、有产自一百年前的脚踏自动演奏钢琴和八个脚踏的古钢琴等。

 

门票:上岛船票:外地游客35元,从东渡上岛(晚上五点半后可从轮渡上岛);本地游客凭身份证、暂住证医保卡等有效证伯仍从轮渡上岛,票价8元。 景区核心景点票务信息:日光岩:60元/人;菽庄花园(含钢琴博物馆):30元/人;皓月园:15元/人;风琴博物馆:20元/人;国际刻字馆:10元/人。鼓浪屿核心景点套票(以上五景点联票):100元/人。日光岩60元,菽庄花园30元。皓月园30元。(三个地方的套票100元)海天堂60元。风琴博物馆20元。

 

交通路线:厦门市民乘2、3、4、8、10、19A、19B、25、29、30、31、32、51、71、97、107、116、118、127、139、655、841、946、950等路线,到达轮渡邮局站、轮渡站下车,即可从厦门轮渡码头乘坐轮渡,约5分钟即可到达鼓浪屿钢琴码头

分享到: